第428章 为长远(1 / 2)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6156 字 2024-02-12

春天是万物苏醒的季节, 虫鸣鸟叫,动物们开始了寻觅配偶的大和谐活动。

人也是动物, 春鸣声渐嘈杂, 罗衫日轻薄,怎能不思春呢。

闺房锦帐偷香窃玉,别有滋味, 秦楼楚馆也是莺声遍地。

姜元文自正月下旬起, 就没少在?这边晃悠,整日不是接受这家邀请, 作?诗连句画画, 就是赴那家的邀请, 喝酒听曲谈笑。

才华是通行证, 能让他一个秀才与达官显贵共饮同乐。

姜元文也确实?在?青楼如鱼得水。

他小时候就没少去?母亲的姊妹家中?, 她们有的已经赎身,有的和鸨母一道,所?居之地多清雅富贵, 才子富商络绎不绝。

而且, 为了留住客人,家中?多有珍馐锦衣, 他很?是受了些?姨妈的照拂。

长?大后?再回这些?热闹的院落,姜元文总有回家的熟悉感。

他不吝金钱,且喜欢做媒, 如有妓子想从良,便会替她们介绍可靠的人家,富足与否不是最?要紧的, 要紧的是男人靠谱,不会再卖了她们, 而正室宽容,不会打骂人。

到京城不过两个月,他就从中?斡旋,替一位女子说和,赎身从良了。

众人半褒半贬,说他是“当世柳三?变”。

姜元文不以为意,直接承认。

在?这样的地方,又是这样的性格,姜元文想过得不好都难。当然,他没忘记自己真正想干的是什么事,风花雪月之余,也把?京城的消息打听了个七七八八。

今天,程丹若找他过去?谈事,双方正好交流一下最?新消息。

姜元文刚坐下,就提供了两个大八卦。

一个就是程丹若很?好奇,但没处聊的夏犹清。

“她自从落入乐坊,就被一位权贵庇护。”姜元文道,“从她十四岁到十七岁,一直如此。”

程丹若问:“是谁?”

“都督府的人。”姜元文道,“是哪一位也不难猜,必是从前和夏家有交情的。”

“然后?呢?”

“夏姑娘十六岁成名,就开始在?外走动,来?往的非富即贵,倒也安生。”姜元文道,“三?年前,丰郡王因其献舞与之相识,这两年已经逐渐不避人。”

程丹若问:“她是想改到王府任事?”

“多半如此。”姜元文感慨,“这位清姑娘是个厉害角色,据说她穿针引线,为郡王爷引荐了不少人。”

程丹若问:“都是些?什么人?”

“什么人都有。”姜元文戏谑道,“否则郡王一介闲人,怎能交友广泛,贤名满盛京?”顿了顿,又道,“郡王妃的名声也很?好。”

“立嫡立贤,算是一个办法。”程丹若点评,“齐王家有什么动静?”

姜元文:“没有动静,功夫不在?外啊。”

程丹若会意一笑,又问:“上?个月珠市口的热闹,你听说没有?”

“平江伯家的老二。”姜元文果然消息灵通,“都说是遭了仙人跳,正经过日子的人家,怎么可能平白?无故招待男客。”

“仙人跳是讹钱,这回却是没了两条人命。”程丹若道,“我实?在?奇怪,既然发生了奸情,事已至此,就该让女儿嫁进伯府,怎么当娘的还上?吊了?”

姜元文笑道:“夫人还是见识少了,人家当初看上?的未必是闺女,指不定是肚子里揣上?了,这才闹得不死不休。”

程丹若:“……”

“世上?什么脏事臭事没有。”姜元文不以为意,改而问,“说起来?,夫人今日唤我前来?,不知有什么事?”

“确实?有件事想麻烦光灿。”程丹若取出那本《白?蛇青鱼》,“此书你可看过?”

姜元文扫了眼:“看过,马马虎虎。”

“既然光灿知道白?蛇的传说,便好办了。”程丹若道,“我想委托光灿也写一本白?蛇的小说。”

姜元文高高挑眉:“为何?”

程丹若不答,只是道:“故事是这样的,宋时青城山上?,有一牧童,上?山放牛的时候救了一条白?蛇,白?蛇修行千年,化为人形,得观音菩萨点化,知道在?人间还有恩情未报,便下山寻觅五百年前的恩人。”

姜元文:“宋何来?五百年的国运?”

“……那就改到汉。”程丹若面不改色,“千年后?南宋临安寻到恩人。恩人名为许宣,是一家药铺的学徒,白?蛇与路上?结识的青蛇义结金兰,决定帮许宣开一家药铺报答。”

姜元文:“怎的又把?青鱼改成了青蛇?”

程丹若假装没听见:“这是故事的第一回 ,接下来?就是许宣到药铺坐堂,在?白?蛇青蛇的点化下,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期间因为白?蛇的善良而对其产生好感,在?故事的最?后?结为夫妇。”

姜元文:“俗套。”

“故事很?简单,人物也不复杂,许宣心软善良,白?蛇贤惠聪明,青蛇活泼娇俏兼任红娘之责,难处在?于医案。”

程丹若掏出袖中?的纸条,念道:“溺水和烫伤分别如何处理、食物卡喉处置、意外中?毒怎么办、冻伤和中?暑的处理办法、痢疾如何防治、夫妻受孕时间计算及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