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0章 四大布政使司的建立(2 / 2)

至于他了解这些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一开始只是单纯的想看看百姓们如何避寒。

毕竟在东北,避寒可是一个大问题,若是不能将这个问题给解决了,谁还肯来辽东。

而后来他发现,其实百姓们可以燃烧一种热量更大的东西取暖,这东西便是煤炭。

现如今的宣府,大同地界的煤炭开采已经日渐成熟,甚至用上了半机械化的程度。

所生产的煤炭也十分畅销,每一年都可以给周建安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如此也间接的解决了不少百姓们取暖的问题,也算是发挥了它的作用了。

辽东收复之后,煤炭这东西看来可以推广到辽东来,顺便再将他们宣府的火炉给推广过来,一间屋子里放上一个火炉,一晚上只需要一些煤块便能暖和一晚上。

当周建安将这件事跟侯恂一说,侯恂也是脸上一喜。

这些天,有不少从关内迁移而来的百姓因为避寒的原因找到了衙门,因为他们刚刚来到辽东,一切都没有准备,现在衙门也为此很是头疼。

这会上山去找柴火很明显是来不及了,而且枯树没那么多,若是直接砍伐活树,太过湿润又不好燃烧。

有了周建安这个办法,那简直是为他解决了大麻烦了。

而且这可不是小事,而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在辽东,每年因为寒冷而冻死的人可不是少数。

周建安也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想法居然发挥了如此大的作用。

十九年十一月初七

朝廷钦差,内阁阁臣洪承畴来到了盛京城内,他此次前来,便是宣布朝廷的决议。

经过崇祯和内阁的许久商议之后,他们打算将以山海关至居庸关一线以北的所有区域划分成了四个布政使司。

首先便是从山海关开始,北至西辽河,南至朝鲜王国,东至辽东长城边界,其实就是现如今的辽东都司辖地范围之内稍微扩大了一些。

此处,便是辽东布政使司。

而后,便是以铁岭卫至建州卫一线以北一直到纳林河卫至双城卫一线以南的区域,这块区域就大概和后世的吉林差不多少。

此处,便是安东布政使司。

安东两字的来源出自唐,安东都护府,寓意,镇抚国之东镜、

再然后,便是以安东布政使司的边界在此外北至黑龙江河以南的区域,大概就如同后世黑龙江的面积差不多。

此处,便是辽北布政使司。

最后一个,便指的是辽北布政使司以北的所有区域,这一块地方,被朝廷称呼为,安北布政使司。

而前三个省,朝廷都将会实打实的派出官员,并且在开春以后就会从关内进行移民,朝廷给所有愿意移民的百姓们开出的条件也非常优越,至少比后世闯关东的时候要轻松的多。

至于最后一个安北布政使司,其实原本不在朝廷的计划之中的,对于很多朝中官员来说,其实辽北,安东两省便已经是不毛之地了。

不过周建安坚持要将这块区域纳入大明的版图之内,至于原因他没有多说,毕竟别人也没有他那么长远的眼光。

如今的整个安东和辽北地界, 还并不安稳,那些女真部落们在看到建奴倒台以后,现在并没有完全的臣服,所以这两地的任务非常严峻。

并且由于这两地地处寒冷,前来担任布政使的要是来的老臣,恐怕身子骨不抗造,所以周建安便亲自为朝廷举荐了两人,而这两人,说起来,其实算是周建安的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