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更像是一种羞辱。
因为,他的先祖当初便是这个位置。
他们奋斗了百年的时间,现在还是这个位置。
他福临,简直是少走了百年的弯路啊。
不过周建安倒是让布木布泰保证了,他们母子三人从今以后基本会衣食无忧。
而且无论朝廷的建制如何变化,他们家族的卫指挥使一职将永远世袭,不用干活就从朝廷领取俸禄,这也算是周建安对他们的法外开恩了。
至于布木布泰的感恩方式,周建安倒是乐于享受的······
几日后
抚顺所
满洲大臣,正黄旗固山额真鳌拜看着城外密密麻麻,圭旗招展的明军,心中如同一片死灰。
盛京的事,他早就听说了。
他当初还打算出兵救援的,可是整个抚顺所他能够动用的八旗兵总共就一千人不到,他这要是一走,抚顺所恐怕又没了。
而这一千人到时候是不是汉军旗的对手他都没有丝毫的把握。
而现在,明军兵临城下, 尤其是当递上了皇帝和太后的诏书之后,他内心之中万分挣扎之下, 最后也只能选择打开城门,开城投降。
至于鳌拜,作为满洲的巴图鲁,他内心的骄傲让他根本不会投降。
所以在下令打开城门之后,他便手持着皇太极当初赏赐给他的一把宝刀自裁而亡。
这一幕幕,不断的出现在各个辽东城池之中,在面对朝廷大军的时候,所有的建奴们再也没有了丝毫的坚守之心。
毕竟,盛京都没了,他们坚持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那样的坚持,又有什么希望可言呢。
所以,明军接收各个城池的进展可以说是十分的顺利。
对于所有汉军旗,满八旗的处置也全都按照周建安之前的处理进行。
与此同时,朝廷那边也开始从全国各地开始筛选官员,在辽东恢复州府之后便全部派遣到辽东去。
周建安这边,则是打算在辽东待上一段时间,一来是稳定辽东,二来,他则是打算将辽东的事全部处理完毕。
辽东之大,绝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们眼中的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宝地。
而在这之前,大明对于辽东的统治完全属于军管,此处的最高衙门则只有一个叫做辽东都指挥使司,而这个辽东都指挥使司的上司则是山东布政使司。
也就是说辽东属于山东管辖,所以周建安打算在辽东设立三到五个布政使司,也就是省级衙门。
不过具体怎么规划,叫什么名字,周建安则是全权交给了内阁的一众阁臣们去商议,他和崇祯只需要最后的拍板即可。
而这些天的时间,周建安则是没少和侯恂商议辽东的未来,而侯恂的见解也让周建安对他不由的刮目相看,更加确定了要让侯恂在辽东干下去的想法。
在侯恂看来,辽东虽然寒冷,但是土地却十分肥沃,完全可以利用夏季的时间大面积的耕种粮作物。
除此之外,辽东遍地是宝,有树林,有山货这些东西在南边非常受欢迎。
另外,侯恂还发现,在金州卫可以兴建一所造船厂和一处大型港口。
辽东拥有大量的林木可以用来制作战船和商船,而金州卫又拥有一处得天独厚的天然港口。
这对于辽东的发展十分有利。
对此,周建安更是清楚的很,因为这处金州卫在后世的名称叫做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