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家政公司?“岳鸣询问关键信息。
“好像叫'爱心家政',在JA区,“王先生努力回忆,“不过案发后警察去调查,发现那家公司也有问题。“
李队长补充道:“那家家政公司的老板在案发后也消失了,我们怀疑整个公司都是为了这次盗窃而临时组建的。“
这个细节让秦渊更加确信,这起案件背后有着精心的策划和庞大的组织支持。
“刘燕在您家工作期间,有什么异常表现吗?“秦渊继续询问。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一些可疑之处,“王先生思考道,“比如她对我的收藏品特别感兴趣,经常问一些关于古董历史和价值的问题。“
“您当时没有怀疑吗?“
“没有,我以为她只是好奇,“王先生遗憾地说道,“而且她表现得很自然,不像是有恶意的。“
“她知道鸡缸杯的存放位置吗?“
“知道,我有时会拿出来欣赏,她在旁边收拾房间时肯定看到过,“王先生承认,“而且她知道保险箱的密码。“
“什么?她知道密码?“秦渊吃了一惊。
“是的,因为有时我需要她帮忙取一些文件,就告诉了她密码,“王先生无奈地说道,“我当时完全信任她。“
这个细节解释了为什么保险箱能够被如此轻易地打开。犯罪分子通过内部人员获得了所有必要的信息,包括最关键的密码。
“除了刘燕,还有其他人知道这些信息吗?“
“除了我的家人,就只有她了,“王先生回答,“我对收藏品的安全一向很谨慎,不会随便告诉外人。“
“那您有刘燕的照片吗?除了身份证照片,有没有在您家工作时的照片?“秦渊询问。
“有的,我找找看,“王先生起身去找照片。
几分钟后,王先生拿回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刘燕看起来确实很朴实,穿着朴素的家政服装,正在客厅里整理古董。
“这是半年前拍的,当时她正在清洁那个明代花瓶,“王先生解释道。
秦渊仔细观察着照片中的女人。虽然她的打扮很朴实,但秦渊注意到她的手很白皙,不像常年做家务的人。而且她整理古董的动作很专业,显示出对这些物品的了解。
“王先生,能把这张照片借给我们吗?“秦渊请求道。
“当然可以,如果对调查有帮助,“王先生立即同意。
接下来,秦渊又询问了许多细节,包括刘燕的生活习惯、说话口音、交往情况等。所有这些信息都指向一个结论:刘燕绝不是普通的保姆,而是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
“我们现在要去那家家政公司的原址看看,“秦渊对李队长说道,“也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好的,我带您去,不过那里已经人去楼空了,“李队长提醒道。
下午,他们来到了JA区的一栋商业楼。“爱心家政“的原址在三楼,现在已经被其他公司占用了。
“当时这里确实有一家家政公司,“大楼的保安回忆道,“不过只开了几个月就关门了,老板也不知道去哪了。“
“您还记得那个老板吗?“秦渊询问。
“记得,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说话有外地口音,“保安描述道,“平时很少来公司,大部分时间都是员工在管理。“
“有监控录像吗?“
“那么久以前的录像早就删除了,“保安摇头,“而且当时的监控设备也比较简单。“
虽然没有获得直接的证据,但这些信息进一步证实了秦渊的判断: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犯罪行动,涉及多个环节和人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晚上,在酒店里,秦渊和岳鸣总结着一天的收获。
“教官,这起案件和我们调查的宝石案确实高度相似,“岳鸣分析道,“作案手法、组织方式、销赃渠道都几乎一样。“
“是的,我现在基本确定这就是黑鸦的案件,“秦渊肯定地说道,“而且从规模来看,这个犯罪集团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那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我想找到那个陈美玲,就是在伦敦拍卖瓷器的那个人,“秦渊制定计划,“如果能证实她和杜鹃一样都是黑鸦的手下,我们就能更准确地了解这个组织的结构。“
“可是她在英国,我们怎么找?“
“通过国际司法合作,“秦渊回答,“而且我觉得维克托可能会有帮助,他在欧洲有很多关系。“
第二天上午,秦渊联系了维克托。
“秦先生,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维克托在电话里询问。
“我需要了解两年前在伦敦拍卖的一件中国明代瓷器的情况,“秦渊详细说明,“特别是拍卖的委托人信息。“
“这个我可以帮您调查,“维克托承诺,“我在伦敦的拍卖行有朋友,可以获得相关信息。“
“太好了,这对我们的调查很重要,“秦渊感谢道。
挂断电话后,秦渊决定回BJ等待维克托的消息。但就在准备离开上海的时候,李队长打来了电话。
“秦教官,有重要发现!“李队长的声音很兴奋,“我们根据您提供的照片,在数据库中找到了匹配信息!“
“什么匹配信息?“秦渊立即来了精神。
“那个刘燕的真实身份!“李队长说道,“她的真名叫陈美玲!“
这个发现让秦渊震惊不已。陈美玲既是上海瓷器案中的保姆刘燕,又是伦敦拍卖会上的委托人,这说明她在黑鸦的组织中地位很高,负责多个重要环节。
“您确定吗?“秦渊再次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