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 / 2)

穿越考科举 桃花白茶 14976 字 3个月前

第115章

纪元来到宁安州之后, 去村里,梯田,衙门, 看了许多次。

可山上的林子却是没有去过的。

放到现代, 野生的林子都能要人性命, 何况这样的野生森林, 往里面走,说是原始森林也不为过。

纪元心里还忍不住想,自己明知道这里的动植物有多丰富,怎么就给忘了。

所以看到水冬瓜树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

当地人也太会挑了。

不对,这些事当地人或许知道, 大概率心里有个模模糊糊的概念,可要是让说个道理,那是不太清楚。

就像人们都知道吃了某样食物会难受,为什么难受, 大家说不出, 却都知道。

因为这是千百年的经验得来。

纪元再次感慨, 自己还是要更加谦逊一些,万不能因为自己从后世而来,就认为自己高出古代人一大截。

等纪元爬到村庄上面,看着茂密树林,再次感慨,此地真是神仙地方, 等待开发的东西也太多了。

其他东西暂时不说。

这橡胶提炼到手。

那对许多东西都有用。

对现代人来说, 单讲橡胶,或许知道很值钱, 很好用。

可具体的价值却因为太过常见,而且可以再生而忽略。

这东西,跟钢铁,煤炭,石油一起,是四大工业原材料。

从日常生活,再到交通出行,医疗卫生,乃至战争国防都有巨大的作用。

不过要说水冬瓜树能代替大家所知道原产地在巴西的橡胶树吗?

自然不可能。

橡胶树的得天独厚,确实首屈一指。

但是,退一万步说。

在这种潮湿多水的环境里,有一双胶鞋,就能减轻很多负担。

他们如今又去不了巴西,能有这样的好东西代替,已经很好了。

说起来,大自然确实神奇。

水冬瓜树适合生长在潮湿的环境里。

而它的叶子又能提炼出来橡胶,橡胶做成的东西,又能避免潮湿。

简直是五步之内必有解药一般地存在。

纪元激动地抚摸着这些本地常见的树木。

本地人看得都有点头皮发麻了。

他们这里那么常见的树,至于吗?

新来的纪状元,是不是太喜欢他们这里了啊。

不过大家心里,还是升起一种本地人才有的激动。

看看他们这,随便一样东西,都能让朝廷来的纪状元喜欢!

宁安州果然人杰地灵!

看完水冬瓜树,纪元更加放心,接下来,种此树也很重要。

不过即使水冬瓜树长得快,也需要耐心跟时间。

纪元笑眯眯下山,董家帮忙请来修水利设施的李老爹已经在忙了。

李老爹欠着董家的人情,所以愿意来帮忙。

但这几日看着看着,本地的水利规划根本不用自己多操心,只要找到相应的位置挖水池,修水渠即可。

剩下的根本不用他管,什么水车筒车,人家那边已经派人在做。

这地方竹子树木那样多,只要有图纸,本地的木工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

李老爹心里还暗暗道,总觉得,他们这边规划得比镇南关以内的还要好啊。

对比起来,反而是这里的方法最为合适。

李老爹收起轻慢的心态,开始认真做事。

他要走遍几十个山寨,爬遍附近所有支流,方能把一个个寨子应该如何修水渠给定下来。

原本还觉得辛苦,但邬人豪直接道:“我来背你。”

邬人豪身高两米多,身板又宽,体力还足,他看看干瘦的李老爹,直接说了这句话。

纪元原本也想阻止,谁料邬人豪一手就能“拎起”李老爹,而且丝毫不费力。

这种情况下,纪元都闭嘴了。

有邬人豪跟着,确实也能保证安全。

如果走路太累,邬人豪还能背着李老爹前行。

这样一来,速度竟然大幅提升。

这看得衙门的人叹为观止。

从京城派来的三个人,竟然一个比一个厉害!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纪元。

他们接下来按照纪元的规划做事即可。

纪元看完水冬瓜树回到衙门,就见大家罕见都聚在一起。

“这是怎么了?”

纪元奇怪道。

如今宁安城衙门的人,早就把纪元当做自己人了。

可眼前的事,说出来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见纪元实在好奇,刘大人才道:“李老爹做事确实厉害,他定下的水渠路线很是合理,这几天里,已经有好几个村寨开始挖沟渠。”

纪元也点头。

从八月初三他们回来。

一直到今日八月初九,跑了两个村寨,规划得都很合理。

怪不得董家人推荐了他过来。

所以呢。

“所以要给酬劳啊。”

纪元终于反应过来,又想到宁安州的情况。

我们这没有税收!

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一般来说,地方上的税收,除了支付本地官员的俸禄之外,还要上缴给省里一部分,然后再给到朝廷一部分。

可宁安州到底不同。

本地官员的俸禄,都是依靠滇州府拨钱,何谈其他事。

如果问上面要人来办差,那所需要的银钱自然也是上面出。

可上面不给人。

他们从外面请了李老爹。

或者说纪元请了人。

官府办差,也是要给银钱的。

刘大人看到李老爹的时候,就在计划这件事。

不过他们没打算让纪元给。

纪元帮这里请人,本就是用了人情,怎么好让他再出钱。

大家聚在一起,竟然是商量,怎么给李老爹付钱!

他这样有经验的民间匠人,所需的银钱还是不少的,而且工期肉眼可见得长。

纪元听着,不由得泪目。

他们这真的太难了。

他从自己身上抽出三百两银子凑过去:“如果不够的话,我再添。”

大家既然都倒贴工资上班了,他也来一点吧。

所有人都看向纪元。

多少?

三百两?

纪元的出身肯定不俗吧?!

可刘大人却是不要的。

纪元既出计划也出人,如果再让他出钱,宁安州算怎么回事。

纪元却道:“下官也是宁安州的一分子,而且请人的时候下官就该考虑到这件事的。”

纪元一再要求,他肯定要给的。

不就是倒贴工资上班吗,他可以。

这钱还是李首辅给的,他完全不觉得心疼。

刘大人算了半天的账,从纪元那取了五十两银子,算是补上最后缺少的。

即使如此,纪元给的银子也占了大半。

“等今年的拨款下来,一定会还给大家的。”

纪元这才意识到,在宁安州,三百两已经很多了。

也是,他在村里跟县城还好,到府城跟京城之后,像是有了通货膨胀一样。

他这点倒是有些疏忽。

换而言之,宁安州也确实穷。

纪元又往山上看了看。

那些水冬瓜树,就是发家致富的秘诀。

以后的宁安州肯定不会这样穷的。

当然了,还需要时间。

事情要一件件地办。

整个宁安州的人都因为这件事忙碌起来。

今年因为府衙提醒,他们早早收获了稻子,家里男女老幼都跟着去挖水渠。

山上的部分,需要每家出劳动力,按照各家田地多少,看应该出多少人。

山下的部分,各家负责自己的部分。

前者还需要村长监督,后者完全不需要。

所有的水渠都要相应的标准,不是越深越好,也不是越宽越好,都要按照地势来定。

工匠李老爹在滇州府多年,对水利更是了然于胸,他安排的位置基本没错。

再加上纪元给了现代沟渠的建议,对方很快融会贯通,跟他手头的东西结合。

一直到八月底,宁安州的村寨终于规划好一半。

李老爹还是要歇歇,这真的太累了。

剩下一半的村寨虽然着急,却也在忙另一件事。

他们在村寨里先挖肥料的大坑,加之去山上采集水冬瓜树的树苗,暂时先移植出来,等到春天就可以种上。

当然了,他们最着急的,还是水渠的修建。

纪元看着最近一个月的成果,发现了一件要紧事。

建设梯田沟渠,准备冲肥,这些都好说。

但另一件事,却是没人操心的。

也就是计划里的第三部分。

稻子,鸭,还有鱼的共生。

这一点尤为重要,鱼吃杂草,鸭吃虫子,拉的粪又能肥田,没有比这更好的循环方式了。

等秋天收获的时候,稻子产量绝对提高,鱼跟鸭子也会很肥美。

这么好的事,怎么没人做?

钱掉地上肯定会有人捡。

如果没人捡起来,说明会有代价。

纪元率先思考的便是,这件事对百姓们来说有什么难处。

倒是不难猜到。

纪元给小黄喂了饲料,摸着小黄的脑袋,它最近辛苦了。

为什么辛苦?

纪元认识不少小吏,还有附近的山农,都借用小黄做事。

小黄力气足,做事也专心,自然很受欢迎。

纪元好歹也是本地的六品官员,为什么大家敢过来借?

因为没钱。

没钱的时候,什么事都敢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