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师徒四人的劫难历程与猪八戒的内心独白一一唱尽,众人原以为歌曲即将画上句号。
然而,音乐却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此刻,歌曲步入了间奏部分,仿佛开启了新的篇章。
“浮世千寻沫 冲荡了我的轮廓
纵身入尘埃里 雷雨大作我也放声而歌
方寸中 方寸却不能定夺
七十二般胆魄 这次我决意不闪躲
世尊如来佛 诘问着我的执着
当年我瑶池刻 闹得痛快并未想过太多
状罪责 拿捏了我的业果
可顽心不服错 不思过 齐天大圣地上行者
那传说 忘却了我的寂寞
英雄名不堪得 何必较我混沌徒费口沫
这人间 毕竟我真正走过
一途平九百波 九千错 凌云渡成正果
但我有九九八十一种不舍”
……
一听这段,大家便知是在写孙悟空。
实际上,这段可以算作是孙悟空的独白。
其实,关于孙悟空的声音,历来有两种解读。
一种是反叛。
这种声音,在许参创作《悟空传》之前便已存在。
当许参将《悟空传》拿出来后,那些认同孙悟空反叛精神的人们才仿佛找到了归属。
他们认为,孙悟空是大闹天宫的正义英雄,是拒绝墨守成规、勇于反抗的化身。
即便成为了斗战胜佛,也是异常悲剧。
这意味着大圣彻底地丧失了自我。
还有一些人比较保守。
他们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个错误。
而成为斗战胜佛,对他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归宿。
近些年关于《西游记》的有关作品,都在围绕这两个观点展开。
而歌词中,像是孙悟空在说:
“你们都自诩了解孙悟空,可曾想过俺老孙这正主的感受?”
“俺老孙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命运岂容神佛、天地摆布?”
“想当年与如来那场大战,实则不该逃遁,与其被压在山下,不如与如来决一死战!”
“俺老孙,欲执掌自身命运。”
“蟠桃会上,非有意捣乱,只是觉得那般热闹,心中畅快!”
“如来擒我之后,列举数罪,依罪行之重,判我西行取经,戴罪立功,然我心性顽劣,未觉有错,亦不服如来判决!”
“世人视我为反抗之英雄,却不知此等英雄背后,需付出何等代价!”
“取经路上,虽平息诸多风波,斩妖除魔,却也犯下不少过错,杀孽太重,终在凌云渡,成正果!”
“即便如此,俺老孙对人世间,仍怀有深深眷恋!”
当然了,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解读。
其实也可解读成保守派的方式。
比如,“七十二般胆魄 这次我决意不闪躲”。
也可看作是“当年大闹天宫,确是俺老孙之过,既知有错,便当勇于承担,老孙绝不会逃避自己应负之责!”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齐天大圣。
这主要看各位更倾向于哪种解读了。
不管怎样,这都是好的。
文学作品的创作,本就是要容纳并激发不同的声音。
正因为有了多元的视角和解读,大家才能从中汲取不同的思考。
这样的文学作品,才能成为一面多棱镜,映照出人性的多样与复杂。
引导读者在品味与思考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