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3章 两千工匠修补城墙(2 / 2)

最终,共征集到三四万城中百姓,逼迫他们携带干粮及家中可用于战斗的装备上城楼,如柴刀、菜刀、木棒等,许多人甚至用砧板、锅盖充当盾牌。

次日,当攻城的敌军再次出现在城下时,惊讶地发现京城面貌大变:不仅缺口被奇特的巨大铁丝圆球堵住,城墙上也多了许多百姓。尽管敌军并未将他们放在眼里,但突然增加的守城人数还是给攻城方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

战斗再次打响,契丹军和完颜亮的军队原以为此次进攻会顺利,因为此前城墙已近破败,守军也伤亡殆尽。

然而,事与愿违,先前破损的区域全被神奇的圆圈状巨大铁丝网封堵。他们试图攀爬铁丝网,但锋利的铁丝不仅难以攀爬,反而导致士兵被刺伤。

即便用手裹上厚布,也难免被铁丝网缠住,成为城楼上弓箭手的活靶子,纷纷倒在缺口处的铁丝网前。

城楼上的居民相互配合,奋力向下投掷石块及家中带来的各种物品。有人抬着开水往下泼,还有人挑来粪便,虽无太大杀伤力,但也令攻城军队颇为头痛。

然而,契丹人精准的弓箭给城上的百姓造成了巨大伤亡。这些百姓非但未经金国军事训练,甚至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傻傻地暴露在城墙上,成为箭塔、鹅车掩护下的契丹弓箭手及完颜亮军队弓箭手的靶子,无数尸体堆积如山,城楼上几乎无处落脚。

此战虽令守城方损失惨重,死亡人数超过万人,且多数为上城百姓,但最终城池得以保全。天黑后,契丹军队和完颜亮的留守军队停止进攻,因为他们同样需要进食休息,且兵力有限,无法持续进行车轮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经过一晚的休整,大宋的二千工匠队伍便开始连夜修补城楼的破损。这一天的进攻中,城墙多处被敌军的投石机砸碎,亟需修复。

由于情况不再像之前那样紧急,工匠们并未使用快速填补空缺的球状铁丝网进行封堵,而是采用了粗填充模式。这种模式是将铁丝网浇筑水泥。

水泥在大宋早已应用,但由于技术严格保密,目前尚未泄露,金国人对此一无所知。

整个施工现场严禁他人进入,因此金国人也不清楚宋朝工匠们如何修补城墙。天快亮时,他们上城查看,发现缺口已全部补好,但摸上去结构仍较软,心中不禁怀疑其持久性。

工匠头领向皇帝完颜雍解释,只需再过一两天,这些修补处硬化后,将比石头还要坚硬,甚至比之前的夯土城墙更为结实,普通攻城投石机根本无法击碎。

完颜雍等人虽半信半疑,但攻城战仍在继续。完颜雍继续组织人手上城协助守城。此战虽未造成上万人死亡,但也有七八千人丧生,绝大多数是城内百姓。这主要是因为金国战争后,城中百姓已从战争中学会作战。

完颜雍也颇为聪明,让有经验的将士传授防护知识,在战前告知守城百姓基本防护技巧,大幅降低了他们的被射杀概率。

尽管如此,仍有数千人丧生,但好在成功挡住了敌军进攻,甚至敌军攻上城楼的情况也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