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寻常百姓年收入(2 / 2)

以前她煮食猪肉,全靠水煮。

“陈家嫂子,家里还有贞观豆么?如果有可以去皮滚刀,与猪肉一同炖煮解油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的,有的,奴家这就准备!”陈母手忙脚应答,走到火房一旁挂钩处,取下竹篾筐。

原本陈母中午准备了五道菜:

鸡汤、焖鸡块、炒菘菜、土豆片、菹芦菔(腌制的萝卜)。

……

一个小时左右,十二点过十分。

饭菜上桌。

陈母和陈白芷跑去邻居家,借来十几个陶碗。

她家的碗筷只够八人用餐。

陈当归夫妇任苏尘好说歹说,死活不肯入座用餐。

苏尘、长乐公主、薛仁贵、陈白芷姐弟五人一桌,陈当归站在苏尘身旁不远处。

陈母招呼着张龙十几人用餐。

到别人家做客,一家之主站在一旁,苏尘实在动不了筷,于是向薛仁贵使了一个不知所谓的眼色。

好在薛仁贵耳聪目明,起身抱拳一礼,“陈大哥,还请入座一起用餐,正好侯爷有事相询!”

“草民遵令便是!”陈当归走到八仙桌旁向苏尘三人深揖一礼,“侯爷有事尽管下问,草民定当知无不言!”

“哦~那啥,我们边吃边聊!”苏尘怒视薛仁贵一眼,他都不知道要询问陈当归何事。

“草民遵命!”陈当归依言入座。

“吃饭,吃饭!”苏尘拿起筷子招呼一声,看向陈皮郑重其事提醒道:“陈皮,你和你姐姐多吃肉,你们有点瘦!”

陈皮和李治、李慎年龄相同,陈皮身高不矮,但体格完全比不上物质优渥的皇室子弟。

“上学了没?”苏尘见陈白芷姐弟俩始终不曾伸筷夹肉吃鸡,拿起木勺往姐弟俩饭碗中舀出两勺红烧肉。

陈皮放下碗筷用力点头,“一年级上学期结业!”

“那就好,汤汁拌饭味道很好,快吃!”苏尘是真饿了,管不了许多开始动手干饭。

薛仁贵尽力放慢进食速度,但也不做作,一个人干掉苏尘三倍的米饭。

苏尘两大碗米饭能吃八分饱,薛仁贵六碗米饭刚好。

张龙一桌十人,只剩下两名宫女还在用餐,吃饭的餐桌便是陈皮家中以前的矮脚案台。

吃完米饭,苏尘享用美味鸡汤,味道依旧纯正。

汤色如茶,不油不腻。

“对了陈大哥,之前我看到厨房有煤球,是从县城买来的还是送货上门,多少钱一个?”

此前苏尘见到煤球便想询问,为何不烧煤球烧玉米芯子。

又觉多此一举,煤球对苏尘而言乃廉价之物,普通百姓却不然。

能省一文,绝不多花一毫。

火房的煤球炉,很明显是陈当归自己动手制作的。

陈当归恭敬一礼,答道:“回侯爷,县城有两家蜂窝煤商铺,上门自取一文钱五个,十里之内送至家中一文四个,二十里一文三个,三百个起送!”

“去岁霜雪早降,雪期不定无处伐薪过冬,因此草民村庄皆有购煤越冬,以备不时之需!”

苏尘闻言大致估算了一下,得出一个结论:进货煤粉货商自行制作蜂窝煤,成本更低。

“嗯,价格还算公道!”

“陈大哥,你尝尝这个猪肉,看看味道如何?”

陈当归自始至终不曾沾染一块猪肉,鸡肉也没吃。

“草民多谢侯爷!”陈当归道谢后,夹起一块红烧肉送入口中品尝。

“回侯爷,草民几年前与同村偶然猎得一头野豕,皮糙肉更且不说,腥臊难去,与此猪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豕、彘为猪,豚专指小猪。

江南、河南、河北等地普遍以猪相称。

“嘿嘿,陈大哥准备点钱,过几月我给你弄几头猪崽养着,在屋外搭个猪圈养个三、五头猪!”

苏尘口中的‘准备点钱’是指猪崽钱。

河东地区调税为每丁每年纳绢两丈,麻三斤。口分田田租大唐统一每丁每年纳粟二石。

调税根据各地产出不同而定,如江南桑蚕养殖盛行,则纳绵。

“草民……听从侯爷安排!”

陈当归也不知家中钱财是否够用,上次前往庄园治病,变卖了家中所有积蓄。

价值铜钱三千。

所谓积蓄乃指近年积存的绢、麻、布匹。

百姓一般不会变卖家中粮食,反而不遗余力储备足够多的粮食,以防天灾。

陈皮家中每年可织绢三匹,一匹为四丈,每匹绢售钱400至500文。

产麻二十斤,一斤麻三斗粟米。

不过陈当归手术治疗期间,总共花费一百八十文。

手术费一百二十文,药钱二十文,一家四口半个多月伙食费四十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