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外忽有雨声。
窗内红烛摇曳。
苏苏的脸红的就像要快生蛋的小母鸡一样。
她很局促,很不安。
她坐在桌前,看着那红烛,双手将衣摆拽得很紧。
我怕什么呢?
我已经十六岁了呀!
今儿是我的好日子,爹娘在天有灵,他们会为我高兴的。
傅小官从苏苏的身后抱住了她,她浑身一颤,止不住的发抖起来。
“别怕,咱们喝两杯。”
说着傅小官松开了臂膀,倒了两杯酒,递了一杯给苏苏,“按照我曾经知道的习俗,应该喝一杯交杯酒才对,就像这样……”
他端着酒杯教着苏苏,苏苏拿着杯子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对,就是这样,来,咱们一起喝。”
“哦……。”
苏苏的声音低如蚊蝇,她抬起了头,大胆的看向了傅小官,然后垂头,喝下了这杯酒。
“这样,你就是我傅小官的人了,这以后就是一辈子。”
苏苏没敢抬头,愈发羞怯。
傅小官一把将苏苏抱了起来,苏苏在他的怀里蜷缩着,就像一只受了惊吓的猫。
他将苏苏放在了床上,放下了幔帐,窗外的秋雨似乎更大了一些,传来了滴滴答答的声响,仿佛奏响了一曲的序章。
“啊……!”
一声惊呼在这房间里炸响,在这偌大的宫殿里回荡,然后渐渐消散在了这秋雨中,然后幔帐轻摇。
有呓语低声。
有春意满帐。
天光渐亮,秋雨住,有微寒之意袭来。
“他在干啥?”
“在练九阳心经。”
“怎么忽然勤奋了?”
张沛儿吃吃一笑,“恐怕吃到了苦头。”
……
……
同样在这天光渐亮的时候,在偏远的完颜部落里出来了一群人。
以彭于燕为首,足足四十余人。
其中有她的两子一女,还有一个小和尚枯蝉,其余人皆是部落的男子。
他们赶着一大群的牛羊,踏着晨曦,向青旗州暮阳郡而去。
他们需要用这些牛羊,去换来部落需要的一年的盐。
“枯蝉,为何你不去寻傅小官了呢?”
队伍走得较慢,彭于燕问了枯蝉一句。
“贫僧想,他而今肯定整日忙碌,去找他只会给他增添一些麻烦……这些日子贫僧反而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哦,说来听听。”
“所谓因果,不去求因,又何须得果。贫僧想好了,就在部落讲经布道,将佛法传给部落的每一个人,等他们明白了佛法之精要之后,贫僧再去寻下一个部落。”
“如此这般,穷贫僧之一生,想来能够度化许多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