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嘀咕着,其中一人说道:“此事不许说出去,不然官家震怒,咱们都会倒霉。”
可稍后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后宫。
高滔滔回来就听到了这话,笑喷了。
“官家,他们说您这是揽镜自照,顾影自怜……”
赵曙不禁怒了,“这些人胡说八道,我只是看看自己的神色……”
高滔滔当然知道,所以才笑的很是畅快。
赵曙怒了之后也笑了,两人笑了一会儿,赵曙说道:“曹佾跟着沈安出去倒是能立功,可见沈安并无私心,而且他如今越发的稳重了,让人放心……”
高滔滔赞道:“是啊!年轻人里就没见如他这等稳重的。”
夫妻俩都觉得沈安不错,这时外面有人传话,说是包拯求见。
“包拯……他不该是等着庆功宴吗?怎么来了?”
赵曙起身道:“我去看看。”
他一路去了前面,等看到包拯时,见他衣裳都没换,就笑道:“这是想起了什么急事?”
包拯看来是老了啊!
这不记性都差到了这等程度,哎!
赵曙心中的念头又转动了一下。
包拯说道:“官家,此次去北方,沈安……臣派人去见耶律洪基,想探探他的意思……”
赵曙赞道:“这个没错,是该先试探一番,先礼后兵才是大宋的礼节。”
包拯有些头痛的道:“沈安也跟着去了,化名为曹雪芹。”
“我就知道他不肯安分,哈哈哈哈!”赵曙笑了起来,“不过曹雪芹这个名字还不错,可见他是用心了。”
曹公数百年后若是有知,大抵会称呼赵曙为知己。
“是啊!”
包拯苦笑道:“他跟着去见到了耶律洪基,出来时……他在门外放了个小东西……”
赵曙眨巴了一下眼睛,吸吸鼻子,问道:“你莫要告诉我……耶律洪基亲征是为了他放的那个小东西。”
他有些不妙的感觉,觉得那个小子定然是惹出了大事。
包拯干咳一声,“是臣当时没交代清楚,把耶律洪基说的凶恶了些,所以……”
“说吧。”
赵曙冷静了下来。
这事儿在朝会上包拯没说,显然是有些见不得人,或是担心沈安因此被围攻。
而他现在还在想为沈安背锅,可见那件事不小。
那个小子!
赵曙咬牙切齿的,猜测多半是骂人了。
你骂谁不好,去骂耶律洪基,能逃脱一命就算是你的运气。
“他放的那个小东西是书院弄出来的,丢下后,大约一个多时辰后起火……”
赵曙呆滞了。
“你……他竟然点了一把火?”
包拯点头,“对,据说火势很大。”
“有多大?”赵曙很纠结。
“据说耶律洪基是被人抱出来的。”包拯觉得自己没脸见官家了。
“都是臣在他们出发之前没交代清楚的错,那耶律洪基说话跋扈,视大宋为无物,沈安心中不忿,这才弄了那个东西。”
赵曙捂着额头叹道:“后来耶律洪基就率军来攻打雁门关?”
“是。”
赵曙摆摆手,等包拯走了之后,他才苦笑道:“竟然一把火差点烧死了耶律洪基,这是功劳还是犯错?”
陈忠珩鼻子里塞着布团,说话瓮声瓮气的,“官家,若是烧死就好了。”
“蠢!”赵曙没搭理他,“我先前还说他稳重,宰辅们也夸他稳重,结果他这一下……稳重的臣子怎会去纵火?幸而他用的东西小,辽人没发现……”
朕才夸他稳重啊!可他就用一把火让朕的夸赞成了笑话。
赵曙真的想揍人。
“官家,张八年求见。”
“让他来。”
张八年进来后,禀告道:“官家,归信侯化名为曹雪芹,一把火差点烧死了耶律洪基。”
“此事朕知道了。”赵曙的心情很恶劣,觉得自己被沈安给骗了。
“那一夜,朔州城里火光冲天,就没熄灭过,后来有人去看了,说是烧掉了好几条街,半个朔州城都成了废墟。”
这一把火竟然烧的那么猛?
赵曙傻眼了。
“那耶律洪基被一把火烧的大怒,想来就想弄死沈安,可却找不到证据,那憋屈……”
赵曙作为帝王,自然对耶律洪基的心情有些了解。
稍后他回去,把这事告诉了高滔滔。
“啊?”高滔滔也傻眼了,“他竟然差点烧死了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还找不到证据说是他放的火,你说这气人不气人?”
赵曙很生气,高滔滔却突然笑了起来。
“官家,这是好事啊!”她笑道:“耶律洪基挨了这么一下,以后怕是会疑神疑鬼了。而且您不是说耶律洪基屯兵朔州就是对大宋虎视眈眈吗?既然如此,那沈安这把火却烧的好。若是不烧,说不得现在都还在对峙,哪有现在的大捷?”
这个女人一点都不考虑影响啊!
赵曙心中郁闷,高滔滔接着说道:“他家的娘子也该加封了吧?官家,这个可不能省。”
“为何?”
赵曙本想缓一缓,好生出一口气。
高滔滔说道:“女人对男人……那些人不是说什么枕头风,沈安就一个娘子,可见杨卓雪说话他是肯听的。您加封了她,她自然感激,以后会规劝沈安忠心耿耿……您若是不加封,她心中怨恨,以后说不得会说些您的坏话。”
赵曙倒吸一口凉气,“女人这般狠吗?”
高滔滔马上就板着脸道:“臣妾是随便想到的。”
你这是想说老娘够狠吗?
赵曙也发现了问题,和耶律洪基被火烧相比,他更担心自己的后院葡萄架倒了。于是他就笑道:“还是你有远见,如此就一道加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