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婷买自行车的消息, 也在半天内传遍了整个专业。
这年头自行车是结婚大件,不但价格贵,票也很不好弄, 在双职工家庭都不多见, 更何况他们都是学生。
虽然他们专业也有带薪上学的,但数量真不多, 全专业一百多人,带新的一个巴掌就能数的过来。
而且就算是带薪上学, 他们工资一般也不高, 多的三四十,少的可能就二十多,而且很多人家庭负担重,工资除了要自己开销,还要攒下来寄回家, 日子过得并不富裕。
三大件,他们根本不敢想。
别说学生, 教职工中有自行车的都不多见,全校那么多老师,有自行车的两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可一个周日的功夫,苏婷竟然买自行车了,这怎么能不让人惊讶?
如果苏婷平时很高调,处处彰显她有钱就算了,可她没有啊!
是,她的衣服款式都很时髦, 料子看着也很不错, 刚开始班上不少同学看花眼。
可在沪市待久了他们就知道了, 这不是因为苏婷家境特别好, 而是本地人都很重打扮,这季节走在大街上,不穿件呢子大衣搭双小皮鞋都不好意思跟人对视。今年还有不少人烫头发了,他们这些外地人在本地人眼中就是土包子!
另外她每天的早饭都是从早点铺子里买的,可他们早饭还是在食堂吃的呢。
好吧,因为有国家补贴,食堂比外面早点铺子便宜,但早饭再贵,一个月也花不了两块钱,所以他们没觉得苏婷怎么铺张浪费。
除了这两点,苏婷看起来跟普通学生真没什么不一样。
丁梅还隔三差五炫耀家里用侨汇券买的零嘴呢,可苏婷从来没有炫耀过,带来的零嘴也是供销社里常见的。
要是换丁梅买自行车,班里人肯定没那么惊讶。可买车的人是苏婷,大家就很震惊了。
这个上午,只要是课间时间,就有一群人围到苏婷面前。
有人问她为什么突然想买自行车,有人问她哪来的票,还有人问当兵工资很高吗?一辆自行车,他们居然说买就买了。
苏婷本来不打算回答,听到这里神色正了正,挨个解释说:“买车是因为我每天要接送孩子,你们也知道,我们周一到周六全天都有课,时间非常紧,单靠两条腿,一没把握好时间就会迟到,你们问马燕就知道了,连着半个月,我的早饭都是课间时间抢着吃的。”
其实根本不用问马燕,她吃早饭时没有躲着人,班里有眼睛的同学都能看到,知道她这半个月确实辛苦,纷纷点头说:“有辆自行车确实能节约很多时间。”
“没错,自行车虽然贵,但我想着一直这么跑对身体的消耗太大,而且万一迟到又碰上老师点名,说不定还要重修,就咬咬牙买了辆自行车,”苏婷带过收入的事,继续说道,“票则是我丈夫部队前阵子搞比赛,他们团赢了,上面奖励发下来的。”
听完苏婷的解释,班里同学对她的羡慕淡了很多,甚至有人安慰道:“你也不容易。”
“都是为了孩子嘛。”苏婷微笑着说,“其实我算是幸运的,我丈夫一直都很支持我上大学,虽然开学后我们一直分居,但他每次休息都会来看我们,这期间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也都一起克服了下来。”
女孩子大多感性,班上的女同学听完苏婷这番话后,都很为之动容,关注点也顺其自然地从自行车的价值,转移到了她的家庭上。
听着大家的讨论,苏婷长出一口气。
她做人一直秉持着财不外露的原则,尤其是现在,要是被人知道她有钱起了不好的心思半路劫道,她和慢慢一个小一个弱,只怕逃都逃不掉。
不是她不信任班上的同学,只是他们可能没其他想法,但流言的传播力是很广的,要是传到校外,谁知道那些街溜子会不会动心思?
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她不得不防着点。
好在同学们都很给力,在她买自行车的消息传遍整个专业后,不到半天时间,自行车是她为了接送孩子和学业,勒紧裤腰带买的这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中文系。
到晚上苏婷载着慢慢去上晚自习时,虽然大家仍觉得自行车很稀罕,路过忍不住多看两眼,却没人觉得她买这自行车容易,纷纷向她投以鼓励的目光。
苏婷:“……”
好吧,虽然有点窘,但她心里还是很感动的。
……
这年代的大学生都很忙,没有太多时间关注八卦,苏婷买自行车这件事热闹了不到两天,议论就迅速消散了。
托儿所里情况则不同,因为这辆自行车,慢慢当了好几天的话题女王。苏婷每次去接孩子,都会被家长拉住问自行车的事。
面对其他家长的好奇,苏婷赶紧把之前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三四五六遍,直到大家都相信她家里没钱,自行车是勒紧裤腰带买的才松口气。
虽然买自行车这事引发了不少问题,但有了自行车后,苏婷在时间上的确宽裕不少,至少现在她能在工作日吃上热腾腾的早饭。
而且每天那么跑,很容易让人感到疲惫,一疲惫,她就不想动脑筋,所以开学后别看她每天晚上都在画画,但新故事的进度真不怎么样。
时间变宽裕后,苏婷多了很多是考的时间,白天想,到晚自习时,画面已经在她脑海里,直接动笔就行。
但苏婷能抽出来画画的时间仍然不多,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渐渐多了起来。
一周六个晚自习,至少有三个晚自习,她需要用来赶作业,而到了周日,她又要陪伴家人,能抽出四个小时画画就谢天谢地。
因此,虽然苏婷年前就开始构思三火系列的第四个故事,但等她画完时已经是夏天。
收到她的稿件时,王静芳都要哭了,这半年她可以说是等得望眼欲穿,要是再收不到稿件,她真要公费杀到沪市去了。
要哭的不止王静芳,还有《连环画报》的主编,他们的销量可算是有救了!
其实这半年里《连环画报》的销量,并没有像去年那样随着三火系列连载结束直线下滑,而是维持在了一个不错的数据上。
可数据再不错,也不如《三火历险记》连载期的平均销量,而且见过销量飞速上升的曲线后,谁愿意看这平直的一条线?
别说画报主编不满意,上头领导看到每个季度的销售报表,眉头都有些舒展不开。
于是收到稿件后,主编连忙召集下面员工开会,让各部门加班加点,争取从最新一期画报开始连载三火系列的第四个故事。
这话一出,各岗位的员工也都要哭了,有人出声提醒:“那个,现在都六月二十五号了,下一期的《连环画报》排版工作早就完成,已经开始印刷了,现在调整排版,是不是太晚了?”
主编反应过来,但表情丝毫不慌,语重心长道:“七月上旬不行,就插队排到七月下旬嘛,做事要灵活,多动脑筋,知道吧?”
众人:“……知道。”
……
交稿以后,苏婷很是松快了几天,状态有点恢复到高考结束后,每天上晚自习时什么都不想干,坐在教室后面发呆。
但还没等她缓过来,考试周就来了,全班都投入到了期末考试的紧张复习中。
虽然上大学后苏婷没什么野心,学生会、广播站和班委她一个都没参加,但学习上她不想当落后分子,上课一直很认真,老师布置下来的功课她都有好好完成,并拿到高分。
她写的文章,好几次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里朗读。老师还替她投过稿,过了三篇,数量看起来不多,但已经能秒杀班里一票学生。
不过因为她是新人,过稿后杂志社给的稿费并不高,三篇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块块,没有她连环画的一期连载稿费高,但这已经足够让班里同学羡慕她。
要知道他们三月份才开学,七月初期末考试,一学期总共才四个月。
开学前一个月,他们基本都处在适应期,到四月份,对自己文笔比较自信的同学才陆续开始投稿。
苏婷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四月份被录用的,接下来五六月份又各被录用一篇文章,满打满算也就三个月时间,而她挣了一百块,平均下来一个月三十三块三,工资都能赶上国营厂正式工了!
金钱使人上进,原本班里只有对自己文笔比较自信的几个人投稿,并且因为没有被录用,这几个人都有些颓丧,开始犹豫要不要继续投稿了,毕竟邮票信封都要钱。
等苏婷的文章被录用,稿费下来,他们就不再犹豫了,投,必须投!
不止他们,那些本来对文笔不那么自信的人,也都开始蠢蠢欲动,都是学中文的,苏婷能写,他们为什么不能写?
一时间,复大中文系内投稿之风盛行。
教授们看到这景象,心里都很乐呵,年轻人嘛,就该多实践,闯出名堂最好,闯不出来也没关系,现在经历挫折,总好过进入社会后被撞得头破血流。
总之,因为每月都有文章过稿,苏婷现在不止在教授那里挂了号,全院乃至全校,都知道中文系出了个才女。
这次期末考试,其他学院不说,反正他们系的教授和学生都对苏婷寄予厚望。
苏婷虽然对才女名号敬谢不敏,但期末考试她也不想考太差,她也是要面子的人,年级第一不敢想,至少得努力争取年级前三吧。
而且这学期贺焱也要参加小升初考试,并且目标直指全县第一,她作为长辈,总得给孩子立个好榜样。
于是一咬牙一跺脚,苏婷拼了。
……
这一年复大的考试在六月底七月初举行,基本上苏婷这边期末考试一结束,贺焱那边就要开始小升初考试。
因此考完试后,苏婷没多耽搁,直接找到马燕,确定没有其他事情后就火速回家收拾行李,带着慢慢回到了海军大院。
她们下午两点多出发,到大院是刚过四点,因为是工作日,男人们还在军营,孩子们还在上学,军嫂们有工作的没有下班,没工作的也在忙活着家务,所以大院里没什么人,篮球场也是空的。
直到走进十栋楼道准备上楼,苏婷才被人从后面叫住,她停住脚步转身往楼下看去,就见烫着时髦卷发的孟秀珍站在门口,一脸惊讶地看着她们。
“你烫头发了?”
“你们回来了?”
两人齐声开口,又都相视一笑,孟秀珍摸了摸头发说:“上个月刚烫的,你觉得怎么样?”边说边转了个圈,以便苏婷能看得更详细。
七十年代的已婚女性大多是短发,长点的到肩膀,短点的刚过耳朵,孟秀珍的头发介于两个长度中间。
不过烫卷后,她的头发视觉上比以前短不少,看起来有点像波波头,不过头顶蓬松很多,让她看起来像长高了一样。